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30年发展报告

时间:2009-11-07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外企业对人才资源和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共同成为推动中国人才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形成和发展、助力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力量。

 

 

  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之下,从形成到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总结中,每一组数字、每一条信息、每一种声音、每一个变化,都代表着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轨迹,也将是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踏入新时期的基石。

 

  一、国家政策扶持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写入党章,并将其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基础战略之一,要求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和智慧竞相迸发。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第一次将“人才服务业”正式写入国务院文件,提出要“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提出要“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这些政策扶持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人才服务业的高度重视。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变化:

 

  1、人才服务机构变化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作为中国第一家人才服务企业,FESCO向外商派出了第一名中方雇员,当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能提供此项服务的企业仅此一家。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368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北京地区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达到360个,人才服务企业性质的机构数量已占总机构数的51%

 

  2、人才服务内容扩展

 

  1979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雏形的FESCO,承担“为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公司寻找中国雇员”的工作,30年后,FESCO的社会职能从“管理”发展为“服务”,已经能够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快捷的全程化一站式服务。截至2008年底,包括FESCO在内的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666万家用人单位提供覆盖人事行政、员工福利、人才招聘、员工关系、岗位外包、财务外包、咨询、培训、商务代理、外籍人员服务、海外劳务等多维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

 

  1979年,FESCO成立之初,公司工作人员不到10位,当时国内没有人力资源专业,所有人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FESCO外派到外资企业的员工人数不到100人,10年后发展到2000余人;1999年,FESCO成立20年的时候,外派员工上升到2.6万人;30年后的今天,FESCO在全国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全体员工中,拥有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公司员工比例的80%以上,向8000余家中外企业派出了近40万名中国雇员。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正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步步迈进。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2004年,全国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诞生,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学生成为业内企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广揽人才方式的变化

 

  30年前,FESCO成立之初,就打破了当时定向分配的用人传统,开始尝试多种方式网罗人才。但当时的招聘方式十分初级,多靠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人推荐,人才难觅之时,甚至曾经搬了一张桌子,在西城大木仓胡同口,小贩叫卖式地做“喊人”宣传。30年后,FESCO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拥有可以实现直接针对企业客户和员工的信息速递、个人信息查询、在线招聘、问题答疑、增值服务等功能的专业官方网站,还自主研发了全国业务网上互动操作系统,成立了专业化的呼叫中心,而在北京地区注册的人才网站都已达到近200个。

 

  以上一系列数字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进程。

 

  二、中外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成长壮大

 

  1978年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向世界敞开了自己尘封多年的国门。1979年,英国米特兰银行接受中国进出口公司的邀请,向中国经贸部申请,经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常驻机构。同年,又有110家外国商社进入中国,落户北京……在这样的背景下,FESCO应运而生。而在此时,众多外商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FESCO成为较早接触西方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国有企业,并随着客户发展逐渐走向全国市场。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外商投资企业对首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1.9%,也就是说在加入WTO后北京GDP12.2%的平均增速中,有3.9个百分点来自外资经济的贡献。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5098户,雇员数量超过70万人。

 

  在华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了国际化专业服务理念和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服务水平的机会。以FESCO为例,目前在京投资的1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90%以上都是FESCO的客户;在京成立地区总部的35家跨国公司中,90%是FESCO的客户,其中包括IBMGE等知名跨国巨头。

 

  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外资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服务需求推动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积极改变服务模式,实现从提供“单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向“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的转变,作为中国第一家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企业,FESCO的服务领域开始围绕主体业务向多角度延伸,逐渐涉足管理咨询、调查研究等更多领域。

 

  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活跃人才市场、推动人才有序流动意义重大

 

  1、招聘市场变化和发展

 

  1993年,FESCO在人事制度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后,举办了首届外国企业人才招聘交流会,开创了现场招聘的先例,当时共有100家外商办事处和三资企业参展,吸引了13000名求职者。而截至2008年,FESCO联合北京市人事局已连续举办16届“外国企业人才招聘交流会”,成为北京市的就业主渠道之一,也是全国较有影响的招聘会之一,为各类知名中外企业发布了数万个职位空缺,累计吸引了150万毕业生及求职者。其中,每年的求职者中,60% -70%来自大学生,这个数量占到每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的一半,招聘会的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随之衍生的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会,也成为历年北京招聘市场中的亮丽风景。

 

  在专业需求方面,1979年,外商的需求岗位以秘书和司机为主;1999年,计算机专业人才开始受外资企业青睐,成为较热门需求专业,同时,随着人事政策的不断变化,减少了对户口的限制,企业招聘开始注重学历层次;2001年,中国网通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首次亮相外企展馆,标志着快速崛起的国有企业开始与外资企业展开人才战略层面的正面交锋。

 

  如今,热门专业呈现出多样化局面,文秘、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机械制造、运营管理、IT、电子、通讯、金融、广告传媒、人力资源等已是全面开花。2008年的外企招聘会中,奥运职位的招聘成为亮点,吸引了大批技术人员、司机、文秘、助理、翻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前来应聘,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力量。截至2008年底,在外资企业中,人才需求量大的行业相对较为集中,制造业位居行业之首,服务、零售和IT信息业分别位于二、三位。

 

  3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接待流动人员12689万人次,帮助3625万人次找到了工作或转换了工作岗位。

 

  2、大学毕业生及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

 

  30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外资企业引进了众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及留学归国人员。过去5年, FESCO为外资企业吸收了1.3万名毕业生,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47.8%。从接收专业来看,计算机及通信等IT类专业一直占据毕业生需求和接收专业首位。5年中,招收人才排名前十位的专业类别包括计算机、通信信息、会计、英语、金融、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自动化、日语等,正与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紧缺专业相符。

 

  FESCO充分利用与国际接轨较早的优势,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引导留学高学历人员归国就业。过去5年,外资企业通过FESCO引进了3912留学人员归国就业、创业,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外资企业吸纳的归国人员占北京引进留学人员总量的40%左右。

 

  3、外企人才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变化

 

  197911FESCO派出了第一名秘书,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设立公司、办事处、工厂,外商陆续在国内开设,外资企业需求的人才职位逐渐呈本土化趋势发展。从FESCO派出的员工职位来看,外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呈现出“人才多样化需求”和“从中底端向中人才发展的态势”。FESCO为中外企业提供的人才从单一的秘书、翻译和司机,逐渐扩大到市场营销人员、专业技术工程师、甚至公司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总裁等中高层管理者。

 

  随着中国加入WTO,从2000年开始,FESCO的服务范围在外资企业的基础上逐渐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展。越来越多曾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开始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型企业流动,这些在外资企业经过培训的专业人才逐渐又成为推动本土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推动了内资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四、中国人才服务行业前景广阔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国家,具备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并将朝着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 专业化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资源紧张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整体企业管理理念的提升,企业愈发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地位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必须改变“目前服务主要集中在人才招聘、派遣、行政事务代理等初级服务”的现状,向“管理咨询、教育培训、职能外包等中高端专业化服务”转变,在“组织机构的诊断与规划咨询、核心人才保留、核心职位招聘、员工凝聚力培训、竞争力培训等方面”取得进展。

 

  2 产业化

 

  据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全国人才服务企业总营业收入已经超过500亿元。从30年前中国只有FESCO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到今天超过2万家的中国各类人才服务机构,专业机构的数量急剧上升。同时,日益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使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增强了自身服务能力,提升了业内企业参与竞争、引领发展的实力。可以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数量、产品、服务上日益完善,正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3 国际化

 

  行业人士保守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本土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年增长率至少20%以上。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也都瞄准了富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纷纷进入中国。跨国巨头的进入,使中国本土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感到了一定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朝国际化方向迈进。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以及国家的各类政策支持,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面临着行业重新洗牌、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挑战,但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已经夯实了发展的根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长远来看,中国必将以“人力资源强国”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不断提升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必将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力量源泉。

上一篇新闻:全球就业市场刮“排外风” 中国劳工被迫回国
下一篇新闻:“同工同酬”何时不再是一个传说
Copyright HuNan XinHua Computer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1011322号 隶属于北京朗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经济开发区中意二路678号。邮编:410118 电话:0731-88108888 强烈建议使用IE 9.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进行浏览